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院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统筹谋划、合理调整本科教学安排,积极组织实施在线教学工作,努力将“停课不停学”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目前,本科在线教学工作进展顺利,本科教学整体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谋划本科教学工作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本科教学工作,在陈翔副校长的正确指导和亲自参与下,本科生院分别于2月4日、2月7日、2月17日、3月1日召开4次院务会视频会议,围绕教学日历调整、网络课程建设、线上教学、重修补考、实习实践、特殊类型招生、学科竞赛、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审核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制定了本科教学工作预案、教学计划调整方案和在线教学各项应急预案,确保本科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3月1日和3月2日本科生院分别召开了院长办公会和部分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视频会议,科学研判疫情对学生毕业可能造成的影响,重点讨论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毕业生资格审查等工作的调整方案,确保本科毕业生按期毕业。与此同时,本科生院先后于2月7日、2月17日、2月23日三次组织召开了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信息与网络中心参加的部门联席视频会议,协调解决依托校内可视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为在线教学工作提供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撑。校党委黄健陵副书记、陈翔副校长亲自到会指导,并作重要指示。
二、合理调整本科教学安排,确保在线教学正常运行
学校今年春季学期共开设课程2192门,其中理论课程1754门,实验和实习课程438门。第一周理论课开课1202门,涉及授课教师1750名,5839个本科生教学班,选课292202人次;截至第四周,理论课开课1338门,涉及授课教师2034名,6662个教学班,学生选课313493人次。。学校积极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开展实验教学,目前已开放共280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供师生使用,涉及实验课程95门,3810名学生;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外,8门实验课线上发放资料学生预习。为做好本科在线教学工作,本科生院2月10日在校园网发布《中南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第2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在线教学开始时间、在线教学前期准备工作、理论类在线课程建设和运行、实践类教学计划调整、考核与评价等工作做出统筹安排,为各二级学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供政策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科生院先后于2月21日、2月22日、2月23日连续三天在校园网发布了《关于组织学生开展在线学习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确保平稳有序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的补充通知》、《关于合理使用教学可视化平台开展在线教学的紧急补充通知》,引导广大教师充分利用慕课平台灵活组织学习,避免因集中登录导致网络卡顿的情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月24日在线教学第一天的540门课程全部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在线教学快接近一个月了,从前三周的线上教学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来看,70%的教师对线上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70%的学生对线上学习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
为做好本科毕业年级学生和医学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安排,本科生院3月6日发布了《中南大学关于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本科毕业年级学生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对本科毕业年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考试和重修、毕业生审核等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发布了《中南大学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医学相关专业在线教学及2020届本科毕业年级学生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在继续做好医学类学生理论课教学、非临床见习各类实验课、课内实践课及实习教学、临床见习、实习教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础上,还对可能提前返校学生的教学工作提前做出安排。
三、积极帮助教师构建网络课程,不断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为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第一时间制定了《中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络课程建设与使用培训方案》,组织线上教学咨询团队,组建了专门的QQ群,全天候解答教师建课、教学可视化平台使用、教学方法调整等各种问题,并针对普遍性问题整理形成了“空中课堂”常见问题(已更新至52问),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发布,供教师们建课时作为参考。及时开设“空中课堂”微信公众号专栏,从“空中课堂”的基本概念、学习平台的推荐及操作、教学团队的集体建课、直播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入手,开展空中培训。截止目前,“空中课堂”微信公众号专栏创作并转发系列推文共篇40余篇。积极组织校内外培训师在疫情期间开设“相约云端”直播室,在特殊时期助力我校教师新形式的教学。
为确保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实质等效”,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线上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并于3月11、12面向校内师生发布了《中南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学习情况调研简报(教师版、学生版)》,及时总结线上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归纳出师生普遍认同的做法,为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中心从开课第一周起,实行教学督导全覆盖。建立了职能部门督查、教学督导抽查、二级学院自查的三级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机制,安排370余名线上教学协调员进入课程班级的QQ群或者微信群进行巡课,组织校内督导老师分别联系到任课老师,采用旁听、巡课的方式,了解线上教学开展情况。目前,已收到10余篇督导专项调研报告。学校还主动联系校外慕课平台,加强线上教学的工作对接,为教师在校外平台上建课提供资源和支撑。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智慧树线上教学平台等近20个慕课平台为我校提供了课程资源。其中,中国大学MOOC、超星公司、智慧树公司、腾讯课堂、上海微课等主要平台为学校提供了专属服务,安排专人24小时不间断地指导我校教师建课用课。
四、扎实做好数据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反映本科教学各项工作进展
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院按照上级要求,主动做好数据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先后于2月12日、2月24日、3月2日、3月5日、3月19日分别5次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上报《直属高等学校关于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方案及措施》、《湖南省本科学校在线教学情况统计表》、《中南大学支持教师在线教学和学生在线学习的具体措施》。向学校办公室报送了《本科生院疫情防控自查材料》、《提交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的工作》等材料。组织撰写和报送新闻稿件4篇,其中,《中南大学抗“疫”中的本科在线教学第一天》)同时被省教育厅和学校新闻网采用。起草信息稿件2份,其中,《中南大学采取三项措施确保本科教学“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被省教育厅单篇转载,《中南大学四项措施扎实推进“疫”期本科教学》被《中南大学信息》单篇采用。
五、落实落细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工作推进“两不误”
1.抓实抓细“双一流”建设等工作。3月12日上午陈翔副校长组织召开了本科生院全体班子成员和综合办全体参加的“双一流”指标上报数据材料研讨会议,对本科生院所有申报数据材料进行讨论修改和审核把关,下午何军院长组织班子成员继续讨论修改。3月18日下午2:30召开院务会讨论本科生院近期工作安排和推荐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后选人等,下午4:00接着召开了有校长办公室、人事处、科研部的部门联席会议,继续讨论推荐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后选人事宜。
2.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其纳入校级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认定范围。课程认定后将给予1.2-1.5倍教学工作量奖励,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组织开展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助推我校新工科建设与实践。
3.调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3月11日、3月12日,本科生院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在校园网连续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相关工作的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创新创业工作做出相应调整,将2018年、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验收和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时间顺延至学生实际到校后;创响中国系列活动“创响中国中南大学站”活动暨2020年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原则上不进行现场答辩与交流,毕业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结题和展示。学科竞赛项目负责人要合理安排竞赛时间节点,参赛学生注意疫情风险、确保自身安全,不提前返校、不聚集。停止2020年寒假调研读书征文活动的实践调研,鼓励学生在家阅读和学习创新创业相关书籍和文章,撰写并提交读后感征文作品。积极做好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的挖掘和摸底工作。推迟提交2020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及2019年项目中期检查材料。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团队要做好课程的研究、教学和教材编写等工作,已开课课程做好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和在线辅导工作。
4.制定特殊类型招生考试预案。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和要求,高考前高校不得组织相关校考工作。本科生院对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行相应调整。一是高水平艺术团。3月底前完成初审,对通过我校初审的考生采用考生提供视频的方式进行考核;二是外语类保送生和高水平运动队。待绝大多数中学开学后开通报名系统,具体考核时间及考核方式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执行;三是香港和台湾学生。对通过我校初审的考生采用远程视频考核的方式进行。
5. 教发活动持续推进,助力教师教学发展。3月18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上学期学院定制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的通知》,学院定制活动将落实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并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文件要求,主要围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设计”、“专业认证工作”三大模块展开。由于疫情关系,本学期学院定制活动将主要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或移动学习平台开展,以线上直播、互动讨论、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在前期在线教学工作基础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参照高质量在线课程倡议计划(Quality Online Course Initiative,QOCI)推出“线上教学质量框架(试行)”,融合“课程思政”的要求,从教学设计、沟通互动、教学评价、学习支持和反馈改进等几个方面提出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观测点,并以此为依据面向全校开展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评选工作的,获奖案例将会得到表彰奖励、宣传示范。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过程管理、成效激励的措施引导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由最初的被动尝试逐渐走向主动的探究。
本科生院
2020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