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主持人 |
参加人员 |
备注 |
1 |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研究 |
辛红娟 |
廖 晶 贾文波 范武邱 杨文地 |
|
2 |
卓越律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
蒋建湘 |
何炼红 杨艳萍 刘益灯 王飞跃 |
|
3 |
“两型社会”公共管理视域下选拔与培养卓越行政人才的创新研究 |
彭忠益 |
李建华 刘学平 刘丽杭 吴远来 |
|
4 |
卓越工程人才的创新领导力培养和评价体系研究 |
游达明 |
杨国忠 曾 蔚 林识音 顾文鹄 |
|
5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
罗一鸣 |
唐瑞仁 陈国辉 王微宏 江文辉 |
|
6 |
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
郑洲顺 |
张鸿雁 秦宣云 刘碧玉 李军英 |
|
7 |
植物学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
王 丽 |
刘艳平 唐璐璐 丁乃峥 李善妮 |
|
8 |
护理专业临床带教老师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 |
张静平 |
何国平 安如俊 李乐之 李映兰 |
|
9 |
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
丁 萍 |
孙振球 肖水源 杨土保 谭红专 |
|
10 |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杨土保 |
胡国清 钟才高 刘爱忠 胡建安 |
|
11 |
建立消化系统疾病视频课件库,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
徐美华 |
周巧玲 李新华 刘 霆 冷爱民 |
|
12 |
“临床技能与沟通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
薛志敏 |
吴尚洁 吴小川 何庆南 蒋少艾 |
|
13 |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模拟教学模式的探索 |
何庆南 |
郑福林 徐军美 向旭东 李 李 |
|
14 |
加强《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周应军 |
谭桂山 曾光尧 徐康平 谭建兵 |
|
15 |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蒋绍坚 |
张建智 艾元方 周乃君 周 萍 |
|
16 |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杨 芳 |
李 涛 韩 雷 吴 斌 李满春 |
|
17 |
校企联合高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胡岳华 |
韩响玲 刘义伦 欧阳辰星 黄和平 |
|
18 |
全开放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 |
严 晖 |
施荣华 王小玲 杨长兴 |
|
19 |
基于认知理论和语法子集的程序设计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 |
朱从旭 |
施荣华 刘卫国 周春艳 严 晖 |
|
20 |
材料专业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张 鸿 |
汪明朴 李志成 张红媛 |
|
21 |
面向现代工程的二维——三维双向式工程图学教学体系改革 |
杨放琼 |
云 忠 徐绍军 陈 斌 徐海良 |
|
22 |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交通运输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 |
杨 岳 |
潘迪夫 罗意平 周咏翎 陈 群 |
|
23 |
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 |
朱建军 |
邱 斌 邹峥嵘 周晓光 曾永年 |
|
24 |
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大学英语“3+1”教学模式构建 |
单 宇 |
屠国元 范武邱 印晓红 严 安 |
公外 |
25 |
大学外语E-campus构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
徐育年 |
刘明景 赵 辉 张蕾芳 刘朝晖 |
公外 |
26 |
英语公众演讲教学模式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研究 |
张春敏 |
彭金定 印晓红 沈金华 刘明景 |
公外 |
27 |
创建高水平大学目标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廖 耘 |
龚爱云 谭浪浪 刘向平 |
|
28 |
成人教育网络版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 |
刘 宏 |
刘建武 高庆元 严希文 丁 果 |
|
29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测量》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的研究与实践 |
曾永年 |
邓才华 朱建军 刘庆元 陈峥滢 |
|
30 |
网络教育《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
管茶香 |
陈峥滢 罗自强 秦晓群 何 芳 |
|
31 |
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彭健俐 |
陈峥滢 朱 颖 余社平 蔡成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