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获奖等级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
黄伯云 易丹青 苏玉长 肖来荣 林高用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等
|
2
|
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 |
胡岳华 刘新星 顾帼华 姜涛 邱冠周 |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
一等
|
3
|
有特色的环境工程学科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柴立元 何德文 彭 兵 闵小波 王云燕 |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等
|
4
|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与实践 |
徐绍军 欧阳立新 陈斌 云忠 朱泗芳 |
机电工程学院
|
一等
|
5
|
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改革 |
杨路明 胡志刚 王建新 王伟平 宋虹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等
|
6
|
软件工程类研究生工程管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
黄东军 陈松乔 刘义伦 王建新 任胜兵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等
|
7
|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陈明义 罗桂娥 宋学瑞 李飞 赖旭芝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等
|
8
|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 |
周春艳 朱从旭 王小玲 蒋外文 严 晖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一等
|
9
|
工程力学训练型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实践 |
刘庆潭 张 剑 王铁光 况森保 程根梧 |
土木建筑学院
|
一等
|
10
|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陈启元 杨 殿 陈峥滢 赵晓霞 赵 军 |
教务处
|
一等
|
11
|
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数学技术教学模式 |
韩旭里 郑洲顺 张鸿雁 王志忠 王国富 |
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
|
一等
|
12
|
面向21世纪工科《大学物理学》新教材 |
刘永安 罗益民 周一平 聂耀庄 唐 英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一等
|
13
|
工科物理双语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唐 英 彭小奇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一等
|
14
|
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实现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大变革 |
杨兵初 徐富新 吴建好 聂耀庄 邓宏贵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一等
|
15
|
“三位一体两结合”—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
陈启元 黄可龙 关鲁雄 梁逸曾 冷帜明 |
化学化工学院
|
一等
|
16
|
“一段式”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新体系的实践与完善 |
刘常青 尹周澜 李 洁 吴争平 邓飞跃 |
化学化工学院
|
一等
|
17
|
仿真语境全程交际模式 |
陈月吾 杨 殿 徐小艳 唐丽燕 王 度 |
外国语学院
|
一等
|
18
|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构架与课程设置的研究 |
彭金定 杨昌英 谭云杰 吴玲英 张永龄 |
外国语学院
|
一等
|
19
|
重点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性问题研究 |
陈晓红 杨伟文 郇良勋 陈建中 尹 华 |
商学院
|
一等
|
20
|
设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及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戴 端 张怀亮 孙湘明 喻德荣 钟虹滨 |
艺术学院
|
一等
|
21
|
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
李桂源 徐建军 刘义伦 姜小龙 刘光连 |
研究生院
|
一等
|
22
|
湖南省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研究与实践 |
樊晓平 肖湘愚 易爱平 刘楚明 曹 阳 |
研究生院
|
一等
|
23
|
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
徐 慧 曹 兴 罗军飞 杨旭东 陈 军 |
研究生院
|
一等
|
24
|
基于信息化管理的研究生招生管理模式研究 |
邬力祥 陈松岭 王月平 黄志平 刘 勍 |
研究生院
|
一等
|
25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
徐建军 胡 凯 唐海波 丁立平 喻跃龙 |
学生工作部
|
一等
|
26
|
构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发展 |
李元建 邓汉武 陈 修 贺石林 |
药学院
|
一等
|
27
|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 |
孙振球 王乐三 颜 艳 黄镇南 |
公共卫生学院
|
一等
|
28
|
卫生信息管理课程改革与建设 |
罗爱静 李后卿 杜方冬 刘 莉 胡 奕 |
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
|
一等
|
29
|
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
方 平 胡德华 黄碧云 方国辉 刘雁书 |
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
|
一等
|
30
|
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
文继舫 罗学港 罗自强 曾志成 秦晓群 |
基础医学院
|
一等
|
31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素质教育综合研究与实践 |
范学工 涂 玲 方小年 曹励之 鲁猛厚 |
湘雅医院
|
一等
|
32
|
精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的系列研究 |
杨德森 张亚林 李凌江 郝伟 陈晋东 |
湘雅二医院
|
一等
|
33
|
全真病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 |
胡冬煦 宋国宝 周新民 张桂英 王 斌 |
湘雅二医院
|
一等
|
34
|
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后医学生生产实习期间临床考核体系的改革和研究 |
薛志敏 刘 斌 姚宏亮 丁依林 党西强 |
湘雅二医院
|
一等
|
35
|
精神病学教学改革与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讨 |
唐秋萍 邓云龙 张付全 肖长根 常宪鲁 |
湘雅三医院
|
一等
|
36
|
城市地下建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王文星 曹 平 潘长良 唐礼忠 杨 殿 |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二等
|
37
|
研究生课外实践的创新模式 |
杨华明 陈玉如 宋晓岚 王海东 金胜明 |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
二等
|
38
|
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夏金兰 刘新星 柳建设 杨 宇 周洪波 |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
二等
|
39
|
《制造工程工艺基础》(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 |
刘舜尧 李 燕 邓曦明 钟世金 舒金波 |
机电工程学院
|
二等
|
40
|
自动化专业系列选修课程体系与动态优化研究 |
袁 艳 韩 华 彭建辉 王 击 粟 梅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
|
41
|
基于校园网的汇编语言辅助教学系统 |
秦 曦 牛丽娜 杨路明 余小勇 段桂华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
|
42
|
信号与系统基础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 |
李 宏 赵亚湘 陈志刚 张祖平 王伟平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
|
43
|
CAD/CAM原理与实践(教材) |
杨 岳 罗意平 刘德福 周 贤 李 蔚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二等
|
44
|
大学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互动机制研究 |
杨 殿 黄圣生 赵晓霞 陈峥滢 刘 鸿 |
教务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
二等
|
45
|
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的研究与实践 |
黄圣生 刘国买 朱育权 何 瑞 吴 斌 |
教务处
|
二等
|
46
|
完善单独招生模式,提高地矿类专业生源质量 |
左治兴 付刚华 董龙云 |
教务处
|
二等
|
47
|
深化大学体育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李岳峰 黄敬华 李 英 李亚俊 尚 成 |
体育教研部
|
二等
|
48
|
理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孙克辉 李长庚 盛利元 曾旭日 刘雄飞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二等
|
49
|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教材建设 |
袁冬媛 徐富新 刘碧兰 吴建好 刘雁群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二等
|
50
|
医科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罗一鸣 王微宏 王蔚玲 梁文杰 彭红建 |
化学化工学院
|
二等
|
51
|
“四大化学融合”的化学实验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李元高 陈国辉 关鲁雄 罗一鸣 陈晓青 |
化学化工学院
|
二等
|
52
|
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与实践 |
叶红齐 钟 宏 满瑞林 邓飞跃 邱运仁 |
化学化工学院
|
二等
|
53
|
以人为本,建设“基础英语”精品课程 |
彭代文 辛红娟 叶 洪 杨文地 方哲英 |
外国语学院
|
二等
|
54
|
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途径和方法研究 |
李建华 曾山金 高 山 李丽红 陈晓云 |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
二等
|
55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材) |
谭希培 高 帆 郑玉兰 |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
二等
|
56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
曾长秋 胡 凯 贺福安 |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
二等
|
57
|
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刘爱东 夏艳辉 易 玄 王东清 韩庆兰 |
商学院
|
二等
|
58
|
《网络与电子商务》(教材) |
高 阳 王坚强 田 兰 罗剑宏 曾小青 |
商学院
|
二等
|
59
|
综合性大学中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唐贤清 阎 真 李立雄 白 寅 邓梦燕 |
文学院
|
二等
|
60
|
研究生培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
刘义伦 陈松乔 宋招权 姜小龙 刘光连 |
研究生院
|
二等
|
61
|
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中的功能与模式的构建 |
杨 芳 韩 雷 蒋琦玮 黄建陵 邓 炜 |
学生工作部
|
二等
|
62
|
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 |
谭桂山 陈安朝 余嘉政 李元建 胡高云 |
药学院
|
二等
|
63
|
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
柳晓春 李后卿 李忠民 黄碧云 胡德华 |
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
|
二等
|
64
|
新建学科——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 |
刘艳平 李忠魁 何莉芳 郑 杰 肖桥斌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二等
|
65
|
狠抓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
赵淑英 尹逊强 郭桂平 曾志成 |
公共卫生学院
|
二等
|
66
|
病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
周建华 文继舫 肖德胜 李景和 胡忠良 |
基础医学院
|
二等
|
67
|
诊断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张桂英 陈 琼 莫 龙 周 顶 潘频华 |
湘雅医院
|
二等
|
68
|
麻醉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 |
鄢建勤 王 立 郭曲练 王 锷 申建初 |
湘雅医院
|
二等
|
69
|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实施 |
何庆南 薛志敏 蒋云生 陈 游 丁依玲 |
湘雅二医院
|
二等
|
70
|
儿科学临床教学方法研究 |
易著文 王秀英 万伍卿 许 毅 何庆南 |
湘雅二医院
|
二等
|
71
|
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教学及评价 |
严 谨 欧阳冬生 何国平 陶新陆 邓云龙 |
湘雅三医院
|
二等
|
72
|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
戴塔根 邹海洋 匡华凌 朱自强 胡 斌 |
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三等
|
73
|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 |
蒋青青 曹平 王新民 |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三等
|
74
|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 |
唐进元 王艾伦 何竞飞 郭海波 颜海燕 |
机电工程学院
|
三等
|
75
|
现代创意制图网络虚拟教学探索与研究 |
云 忠 汤晓燕 吴谢芳 朱泗芳 徐绍军 |
机电工程学院
|
三等
|
76
|
面向21世纪机械类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胡均平 何玉辉 夏毅敏 王艾伦 赵先琼 |
机电工程学院
|
三等
|
77
|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与实践 |
刘卫国 施荣华 蔡旭晖 童 键 江 林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等
|
78
|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模拟实习系统研究 |
方晓平 夏伟怀 毛成辉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三等
|
79
|
高等学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程金林 吴 斌 刘介珍 靳晓枝 黄 铮 |
教务处
|
三等
|
80
|
中南大学田径运动队的建设与实践 |
戴建波 王泽湘 张 鹏 林劲扬 黄 承 |
体育教研部
|
三等
|
81
|
注重专业实践教学,培养高校一流人才 |
邓宏贵 曹 建 丁家峰 盛利元 王会海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三等
|
82
|
以“写”为突破口的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徐 筠 谭外元 伍宏传 叶 洪 李俊芳 |
外国语学院
|
三等
|
83
|
多视角、综合性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 |
谭云杰 李月梅 陈晓耘 刘 晓 刘胜兵 |
外国语学院
|
三等
|
84
|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
郑为民 徐 筠 杨文地 刘 娟 单 宇 |
外国语学院
|
三等
|
85
|
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 |
彭 升 |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
三等
|
86
|
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孙梦云 朱育权 荣复康 曹友华 |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
三等
|
87
|
理工科院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李阳生 唐贤清 黄 凯 欧阳万福 李 娜 |
艺术学院
|
三等
|
88
|
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
谷中原 章辉美 车文辉 李桂平 马润生 |
法学院
|
三等
|
89
|
加强医学检验实验中心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王晓春 徐克前 李登清 陈卫群 胡元佳 |
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
|
三等
|
90
|
《球菌》(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 |
夏忠弟 |
基础医学院
|
三等
|
91
|
《凝集反应》(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 |
余 平 王 洁 霍 治 李立新 李中旗 |
基础医学院
|
三等
|
92
|
药物流产视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
张 怡 伍招娣 彭国庆 吴佳捷 刘惠宁 |
湘雅医院
|
三等
|
93
|
传染病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
鲁猛厚 谢玉桃 范学工 谭德明 沙新平 |
湘雅医院
|
三等
|
94
|
诊断学教学阶段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尝试 |
蒋云生 刘 虹 曾落雁 申建凯 张 萍 |
湘雅二医院
|
三等
|
95
|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 |
陈平洋 谢宗德 游力化 马 英 |
湘雅二医院
|
三等
|
96
|
皮肤性病学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
黄进华 陈 静 左成忻 鲁建云 廖朝晖 |
湘雅三医院
|
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