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成果完成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获奖等次 |
1 |
中南大学 |
基于大数据的临床医学数字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吴静、陈翔、陈先来、张国刚、陈俊香、李新华、廖胜辉、赵爽、熊曾 |
特等奖 |
2 |
中南大学 |
材料类学院“‘德’‘材’融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
王德志、李周、梁叔全、胡小清、蔡圳阳、李劲风、徐国富、林高用 |
特等奖 |
3 |
中南大学 |
交叉牵引、三维融通、四轮驱动的新时代“冶金+”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 |
柴立元、唐崇俭、杨建广、刘恢、陈爱良、王云燕、闵小波、成琼文、王志兴 |
特等奖 |
4 |
中南大学 |
应用化学专业“重品德、厚基础、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黄健涵、陈立妙、丁治英、喻桂朋、王一凡、刘艳飞、徐海、王曼娟、刘又年 |
特等奖 |
5 |
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何军、韩响玲、刘诚、黄健陵、付刚华、陈立章、欧阳辰星、刘铁雄、金一粟 |
特等奖 |
6 |
中南大学 |
“五创协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戴吾蛟、朱学红、蒋丽忠、谢日安、王建新、湛利华、彭忠益、刘光连、刘心歌 |
一等奖 |
7 |
中南大学 |
临床医学研究生“一核两翼三驱动”协同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雷光华、李宇晟、钟达、王成功、肖文峰、罗伟、曾超、高曙光、熊依林 |
一等奖 |
8 |
中南大学 |
多阶递进的《生理学》国家级系列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
罗自强、管茶香、秦晓群、冯丹丹、向阳、暨明、许建平、文志斌、韩仰 |
一等奖 |
9 |
中南大学 |
多学科多元融合的特色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陈志刚、奎晓燕、石金晶、赵明、任胜兵、刘佳琦、陈再良、漆华妹、刘珍珍 |
一等奖 |
10 |
中南大学 |
自动化类专业课程思政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创建与实践 |
阳春华、王一军、王春生、徐德刚、董密、桂卫华、李志勇、赵于前、陈宁 |
一等奖 |
11 |
中南大学 |
面向理工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化学化工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刘又年、宋相志、黄健涵、王一凡、徐海、罗一鸣、阳华、王微宏、王帅 |
一等奖 |
12 |
中南大学 |
轨道交通一流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高广军、陈维亚、罗意平、秦进、宋晓东、陈治亚 |
一等奖 |
13 |
中南大学 |
多目标、多主体、多模式的电气类专业多元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
王春生、陈有根、李志勇、万辉、王勇、刘子建、谢斌、李飞、彭卫韶 |
一等奖 |
14 |
中南大学 |
“需求驱动+兴趣引领+虚拟实践”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探索 |
段桂华、王伟平、王建新、宋虹、盛羽、黄家玮、张士庚、李芳芳、钟萍 |
一等奖 |
15 |
中南大学 |
立足学科优势,构建“四个融合”的创新数学人才全过程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焦勇、郑洲顺、龙珑、刘源远、段泽球、任叶庆、吴恋、邓又军、徐宇锋 |
一等奖 |
16 |
中南大学 |
“理实并重、双线联动、内外相融”的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徐富新、李幼真、杨开巍、孔德明、李旭光、郑小娟、何彪、李新梅、彭政 |
一等奖 |
17 |
中南大学 |
新文科视野下卓越法治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
许中缘、彭中礼、邓婷婷、黎娟、徐靖、李芳芳 |
一等奖 |
18 |
中南大学 |
卓越商科人才培养中“三全五育”实践育人体系的多元构建与实施 |
龚艳萍、陈明淑、朱宁、李大元、李苑、邵留国、任胜钢、祝平衡、杨小兵 |
一等奖 |
19 |
中南大学 |
强协同、守阵地、拓方法、建机制——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 |
周乐山、唐四元、张静平、袁世平、陈嘉、李涛、李现红、毛婷、何国平 |
二等奖 |
20 |
中南大学 |
基于创新教育的基础肿瘤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熊炜、李桂源、曹亚、马健、武明花、曾朝阳、陶永光、周鸣、向波 |
二等奖 |
21 |
中南大学 |
新医科背景下多元融合解剖学教学体系重构 |
潘爱华、陈旦、张齐、王晓晟、熊鲲、范春玲、李芳、邓小华、黄菊芳 |
二等奖 |
22 |
中南大学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双螺旋递进式发展及其实践成效 |
张乐、朱小艳、刘龙飞、刘洪、傅蓉、朱虹、李宇晟、陈若蝉、刘菲 |
二等奖 |
23 |
中南大学 |
面向强国战略的计算机学科一流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南大学探索与实践 |
奎晓燕、郭克华、陈志刚、夏佳志、康松林、张德宇、刘逸峰、宋虹 |
二等奖 |
24 |
中南大学 |
安全类研究生安全科学系列新课程创建与推广实践 |
吴超、王秉、潘伟、李孜军、黄锐、李明 |
二等奖 |
25 |
中南大学 |
服务“一带一路”, 开创智力先行的铁路工程国际化教育 |
何旭辉、陈春阳、王卫东、闫斌、陈晓斌、王薇、敬海泉、刘静、肖源杰 |
二等奖 |
26 |
中南大学 |
“一带一路”背景下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彭勇、高广军、宋晓东、贺志军、刘辉、张英贵、陈维亚、韩锟、樊佳俊 |
二等奖 |
27 |
中南大学 |
服务国家需求、三环节协同四位一体的控制学科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雅琳、桂卫华、阳春华、李繁飙、孙备、赵于前、袁小锋、黄科科、蒋朝辉 |
二等奖 |
28 |
中南大学 |
“价值引领-创新联动-实践淬炼”三元融通的测绘类专业育人模式构建与成效 |
邹滨、蔡昌盛、张云生、冯徽徽、戴吾蛟、左廷英、朱建军、邱斌、李志伟 |
二等奖 |
29 |
中南大学 |
多元融合式全过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朱建裕、甘敏、柯朝晖、王军、曾伟民、孟德龙、陈祝 |
二等奖 |
30 |
中南大学 |
以“金课”建设为引领的物理与电子科学类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 |
孙克辉、龙孟秋、徐富新、阳军亮、欧阳方平、彭勇宜、李旭光、李幼真、尹林子 |
二等奖 |
31 |
中南大学 |
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三位一体”模式改革与实践 |
纪效波、胡久刚、侯红帅、邹国强、谭彦妮、罗永忠 |
二等奖 |
32 |
中南大学 |
基于“教师能力培养为本,教学竞赛驱动提升”的一流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 |
宋相志、王微宏、张寿春、刘有才、罗一鸣、杨鹰、钱频、刘绍乾、刘常青 |
二等奖 |
33 |
中南大学 |
“四力协同”作用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创新与实践 |
金一粟、何军、曹丹、聂晓霞、吴争春、王云燕、常银、高梦幻 |
二等奖 |
34 |
中南大学 |
法科研究生“三融合四平台”培养模式研究 |
毛俊响、杨清望、黄曦、徐靖、许中缘、何炼红、王红霞、王历、罗树志 |
二等奖 |
35 |
中南大学 |
高校校园思政实践资源体系建设 |
李景升、蒋直平、易险峰、汪平、姚勇、张江华、徐旭敏、徐赞、蒋宁 |
二等奖 |
36 |
中南大学 |
金课背景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实践 |
傅晓燕、李清平、李丽君、侯先绒、吴玲英、李瑶、张春敏、郭薇、欧阳婷 |
二等奖 |
37 |
中南大学 |
基于经典传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杨雨、纪海龙、唐苗、习婷、罗军飞、白寅、常恒畅 |
二等奖 |
38 |
中南大学 |
法医学精英人才“三早”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郭亚东、蔡继峰、扎拉嘎白乙拉、马琼山、刘谭明、闫杰、王勇、丁艳君、常云峰 |
三等奖 |
39 |
中南大学 |
“产教融合•三力并举”的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
魏秋平、蔡圳阳、周科朝、李瑞迪、陈超、陈志永、李荐、马莉、刘赛男 |
三等奖 |
40 |
中南大学 |
“校企协同,研创一体”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 |
阳军亮、吴建好、徐效文、肖思、彭勇宜、刘正春、何培、王会海、刘标 |
三等奖 |
41 |
中南大学 |
“知行合一、全程创新、科创融合”的机械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云忠、胡小舟、韩奉林、汤晓燕、蔡小华、蔺永诚、欧阳鸿武、童俊杰 |
三等奖 |
42 |
中南大学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筑类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
解明镜、罗明、宋盈、郑瑾、石磊、谢旭斌、赵明桥、李哲 |
三等奖 |
43 |
中南大学 |
土木工程国际研究生跨文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闫斌、何旭辉、蒋琦玮、易亮、乔世范、段珺皓、李耀庄、曾志平、徐磊 |
三等奖 |
44 |
中南大学 |
面向基层善治的“三型七能”治理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许源源、彭忠益、董海军、周谨平、曹清燕、张桂蓉、赵书松、孟川瑾、莫甲凤 |
三等奖 |
45 |
中南大学 |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多元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屈典宁、陈洁、苏怡、侯先绒、单宇、李瑶、杨文地、邓军、丁蕙 |
三等奖 |
46 |
中南大学 |
基于学科交叉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协同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范明献、易龙、欧阳云玲、邹理、朱承璋、田常清、凌菁、卞延竹、白寅 |
三等奖 |